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葛莉絲‧凱莉:From Philadelphia to Monaco: Grace Kelly – Beyond the Icon


螢幕上的巨星、現實生活中的王妃、時尚的指標,優雅、品味和美麗是葛麗絲‧凱利流傳在世人眼中的形象。
 
學校前面的McCord Museum從今年的6 月6日到10月6日展出葛莉絲‧凱莉的特展「從費城到摩納哥:葛莉絲‧凱莉」(From Philadelphia to Monaco: Grace Kelly – Beyond the Icon),出生於美國的上流家庭,20歲時就出道,在螢幕上留下美麗的形象,1956年嫁給摩納哥王子Rainier三世,然而在198252歲時死於一場意外的車禍,葛莉絲沒有走入老年就已香消玉殞,留下的只有優雅和美麗的倩影。
從成年之後,葛莉絲從來沒有離開鏡頭過,1950開始演出她的第一部電影《Fourteen Hours》,在之中飾演一個小角色。凱莉在螢幕上獲得肯定的作品是約翰‧福特的Magambo(紅塵),這部電影讓她得到了奧斯卡最佳配角的提名和金球獎的最佳女配角。
 
然而,葛莉絲在螢幕之前躍升為女主角,並且使大家注意到她的丰采還是得等到遇到希區考克之後。從1953年開始,希區考克連續邀請她擔任三部電影的女主角:電話情殺案(Dial M for Murder1953)、後窗(Rear Window1954)和捉賊記(To Catch d Thief1955)
希區考克對於女演員的選擇一向都有眼光獨到之處,英格麗‧褒曼、金露華與葛莉絲‧凱莉都是經由他栽培而成為一代的女主角。

我一直覺得希區考克不是地球人,和同樣來自英國的奧森威爾斯一樣(Orson Welles),他們在50年代的好萊塢叱吒風雲,每部電影都叫好又叫座,基本上都是電影史上的經典、影像分析的重要作品。
40年代後期,好萊塢的電影基本上都是由片廠老闆控制,大部分的導演都在片場的控制之下,只有像希區考克這樣的天才,才可以一手控制電影的製作、主角的選擇或是情節的篩選,當時從英國前往美國發展的希區考克已經在美國站穩了腳步,1945年的《意亂情迷》(Spellbound)讓他得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影片的殊榮。除了得到奧斯卡的殊榮之外,希區考克的電影也很賣座,所以使得片廠老闆也拿他沒辦法,讓他盡情的發揮。
 
在葛莉絲‧凱莉所演過的八部電影中,雖然《鄉下姑娘》(The Country Girl)讓他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但是說到螢幕上的表現,我一直覺得希區考克最能抓到葛莉絲‧凱莉最美的一面,還能呈現她美麗之外的另一面。
《電話情殺案》之中的男子東尼發現妻子瑪歌的外遇情事,想要取妻子性命,以奪取妻子財產,策劃一場超完美的謀殺案。整部片計中有計,僅在室內拍攝,在舒緩的節奏中,卻展現高度懸疑與緊張的氣氛。對我來說,有趣之處還在於希區考克安排葛麗絲‧凱莉出場的節奏,在開場一分鐘之內,凱莉連續和不同的男人接吻,直接點出妻子的紅杏出牆,但在情節鋪展的過程之中,出軌的妻子宛若無辜的受害人,令人憐惜她的處境。
 
《捉賊計》1955年在南法拍攝時,比起《電話情殺案》,本片氣氛相當輕鬆,風光明媚的里維拉,俊男美女卡萊‧葛倫和葛麗絲‧凱莉在法國遊山玩水,但是凱莉在本片中不只是個花瓶的女主角,最為刺激的地方在於角色之間的對話,男女主角之間、女主角與配角之間、男主角與警探的對話都是本片重要及好看之處。也因為本片,葛麗絲‧凱莉參觀了摩納哥的皇宮,為她之後嫁入摩納哥王室鋪路。
葛莉絲‧凱莉直到死前一直沒有離開公眾的眼光,成為摩納哥王妃之後,凱莉雖然不再出演電影,但卻成為時尚的指標,法國的頂級服飾與品牌紛紛找她當產品的形象代言人,愛馬仕的包包就以她命名。
 
對於蒙特婁來說,1967年的世界博覽會,這個二十世紀最為盛大的博覽會,凱莉和摩納哥王子也出席了此次盛會,當天有14萬人為了目睹凱莉的風采而湧進展覽館。
 
McCord Museum此次展出40套服裝,包括精緻的晚禮服,還有大量的照片、書信、電影海報,當然還有著名的凱莉包和其他凱莉所穿戴過的名牌包,其他的衣服則來自Yves Saint Laurent, Balenciaga, Madame Grès Chanel等品牌。
我不懂時尚,也對服裝沒甚麼研究,但是和設計專業的妳一同看這次的展覽,都有相同的感覺,有些服裝乍看之下似乎沒什麼新意,也談不上什麼設計感,甚至有點老氣,但是在凱莉身上穿起來,所展現出的氣質與品味就是不同凡響,能讓服裝畫龍點睛的關鍵還是在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