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舊東京的浮華世界: 岩崎邸庭園

透過八月份到東京中央大學開會的機會,也順道參訪了東洋文庫與東京大學,27日的早上,東京大學的佐川英治教授帶我們參觀了東洋文化研究所和文學部,中午在學生食堂用過餐。
 
與東京大學只有一牆之隔的是「舊岩崎邸庭園」,午後時分,阻擋艷陽高照的方法就是躲進這棟東京的後花園,體會舊日東京的奢華。宅邸完成於明治29年,為三菱創辦者岩崎彌太郎的長子,也是當時三菱的繼承人岩崎久彌請英國建築師Josiah Conder所蓋。

岩崎彌太郎
 
三菱在日本或是全世界應該都是屈指可數的大財團,其創辦人的故事或是經營哲學也是商界人士重要的成功經驗。然而,近來岩崎彌太郎之以為人所熟知或許在大河劇《龍馬傳》的關係。
 
坂本龍馬與岩崎彌太郎出身四國,兩者都為土佐藩的下士,土佐在德川幕府時代不算是特別大的藩。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後將土佐封給山內一族,掌握土佐的藩政,山內一族為了安撫原來的長宗我部氏,給予鄉士、下士的頭銜,山內一族則在高知城中掌握藩政,其部族則位居上士。
上士、下士之間的階級分別是世襲而且必須嚴格的遵守規範,直到明治維新前的幕末,下士不滿上士獨斷藩政,政權不開放的結果導致兩者產生矛盾。隨著幕府政權的危機,外國人入侵日本,使得階級之間的問題愈加激化。
 
大河劇《龍馬傳》故事一開始已經是明治維新之後,以三菱的創辦人岩崎彌太郎作為敘事者,拉開了龍馬傳的序幕。香川照之飾演岩崎彌太郎與福山雅治飾演的坂本龍馬同為土佐藩的下級武士,從小就是朋友,兩人同時也有競爭的關係。
在電視劇中,坂本龍馬被塑造成一個在相互支持家庭中成長的小孩,在家庭的關懷中,尋找自己的出路,發展自己的志向;相對的,岩崎彌太郎生長在一個貧窮,父親嗜酒且好賭的家庭,幸好彌太郎從小聰明,學會了識字讀書。
 
《龍馬傳》中的岩崎和坂本在性格上似乎是完全相反的人,或許戲劇的塑造多少有點誇大,但是從人生的選擇上多少可以看到其中的真實性。坂本注重理想,對於日本的未來有遠大的抱負,不拘小節,金錢與名利對他來說並不重要;岩崎對於政治之事並不大關心,關心眼下的利益,精打細算,名利是他最關心之事。
兩人之間性格多少有點互補,在岩崎的日記之中也可以看到兩人暢飲聊天的紀錄,是不錯且可以談心的好朋友。
 
岩崎的前半生做甚麼、失敗甚麼,直到土佐藩的參政後藤象二郎看到他所呈上來關於經濟政策的計畫,才讓人生有了不一樣的發展,他奉土佐藩的命令,到長崎做生意。當他在長崎與不同地方的外國人接觸之後,興起了開公司的念頭。
 
軍火、航運是他在幕末的亂世所想到的利基,當時既有內戰,也有對外的戰爭,在倒幕戰爭和明治初期的西南戰爭,還有日軍平定台灣的過程都賺了不少錢。西南戰爭或許是西鄉隆盛的悲劇,但其中三分之一的戰爭財卻成就了岩崎的三菱,也讓他成為明治時代的大財閥。
岩崎與中國的胡雪巖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兩人也在同一年死去,一開始都靠政府特許的行業賺錢,胡雪巖因為太平天國和陝甘回亂等戰爭,賺了不少戰爭財和洋務運動中的錢,但是胡雪巖賺錢之後,在意的是政治體系中的攀升,而不是戮力經商。
 
岩崎則是放棄政治這條路,欲將日本企業轉型成西方資本主義模式的大公司,從董事會、發展策略到經營模式都完全的現代化,甚至連三菱未來的接班人也要學到最西方的經營方式,將弟弟送到美國留學,兒子久彌也到賓州大學習商,弟弟的兒子則到英國的劍橋大學。
 

岩崎邸庭園

岩崎的前半生是幕府時代潦倒的下層武士,後半生則展現完全不同的樣貌,因為新時代的來臨,掌握了擺在面前的人生,透過機會累積財富。擁有了錢財之後的岩崎宛如暴發戶,購進大量的土地,並且請來最好的建築師,使用最好的材料蓋起自己的宅邸。

明治10年的西南戰爭之後,岩崎靠著軍火已經累積了驚人的財富,在東京買進上野不忍池旁的土地,用以建造自己的宅邸。現在的岩崎邸庭園完成於明治29年,主要是長男久彌居住長達五十年的地方,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美軍接受,其後交由東京都管理,成為重要的文化財。
岩崎邸由當時從倫敦聘來的建築師Josiah Conder所建,他可以說是日本近代建築之父,畢業於倫敦大學,師從19世紀英國歌德建築大師William Burges,他堪稱維多利亞時代英國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Josiah Conder一開始應聘於工部大學校,即後來的東京大學工學部,所教育的弟子更是建構了整個日本近代的建築景觀,像是設計東京車站和日本銀行本店的辰野金吾、設計京都國立博物館和奈良國立博物館的片山東雄。
在日本期間,Josiah Conder蓋了東京帝室博物館、宮內省、鹿鳴館,由於他的建築很多在關東大地震或是二次大戰東京空襲時燒毀,岩崎宅邸和三菱一號館成為他建築風格現存的最好見證。
 
岩崎久彌能夠邀請到當時在日本最好的外籍建築師,可見他的財力和地位,畢業於賓州大學的岩崎久彌從小在日本生活,後來在美國生活求學,故岩崎庭園之中同時有西式與日式的風格。
當時岩崎的宅邸,高達15000,已經可以說是莊園,建築超過20棟,現存的這一棟為2層木造建築並帶有地下室的洋館。Josiah Conder的建築概念沒有照抄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建築,以17世紀英國的Jacobean建築為底,將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融入,並裝飾以伊斯蘭風的花紋。在洋館的南側則是帶點殖民風的柱廊式陽台。
岩崎宅邸的室內裝潢也相當驚人,房間之中的壁紙以「金唐革紙」製作,這種紙源起於明治時代,當時日本開始建造大量西洋式的住宅,為了模仿歐洲王公貴族城堡之中的壁紙,製作方式需經過多道複雜的程序,這些程序與工法後來失傳,透過匠人們的研究,後來才將技術過程恢復,2005年成為國家選定的保存技術。岩崎邸的金唐革紙可以說是目前少數保存下來的場所之一。
走進洋館之後,透過走廊的巧妙設計,與和館連接,據說和館以往為書院式的建築樣式,剛完成時面積達550,比起洋館的規模還大,和館主要為岩崎家的居住空間,他們還是習慣居住在日式的空間之中,但是現存的和館比較難看到當時的樣子。洋館則主要是接待外國的客人和貴賓時的集會空間,在一樓有正門、飯廳、廚房、書房、客廳,二層設有客廳、集會場所。
 
或許由此也可以看到日本人「和魂洋才」的建築實踐,展現在外面、招待外賓的公共空間都是西洋式的建築,而居住、生活的私人空間則是日式的建築,起居仍然維持一貫的傳統。
 
從東京大學的池之端小門出來,穿過住宅區的小巷,經過一段坡道,外面很難相信這裡會有一棟如此龐大的西式大宅,具體見證幕府時代的江戶到現代化的東京。宅邸剛完成時,是日本近代建築的代表之一,100多年的宅邸,歷經了現代史上的大小事,具體而微的展示了舊東京的浮華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