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名和晃平和琳派--記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的特展: Designing Nature: The Rinpa Aesthetic in Japanese Art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日本館正在展出琳派的美學,展覽從今年五月到明年一月,名為:Designing Nature: The Rinpa Aesthetic in Japanese Art。所謂的琳派即是在日本原有的繪畫傳統中,加入更多的裝飾性元素,明亮的色彩運用,以金色和銀色豐富畫面的構圖,使得整體的感覺相當豐富飽滿。
在十六世紀末,由俵屋宗達立,至尾形光琳(1658-1716)時發展,因而有琳派的稱呼,尾形光琳的畫作在自然景物的描繪上,抓住一些元素,並且將以簡化,使用帶有金屬和礦物的顏料,並且將書法的筆法融合至繪畫之中,整體的感覺呈現出靈氣、寫意的感覺。

一進入展場,一頭透明的麋鹿,週圍陳列著日式的屏風,但是這頭鹿沒有任何的顏色,沒有皮毛,彷彿空氣一般,靈氣逼人。說牠是鹿或許是根據牠的形狀,以閃閃發光的水晶裝飾而成,燈光下水晶閃爍的發出光澤。
這頭鹿帶著神性,展現出一種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氣質,華麗且優雅的身形,抓住觀者的視覺,屏氣凝神的注視,深怕不屬於這個世界的靈獸,下一秒就消散的無影無縱。

神獸的作者並不是琳派的藝術家,而是日本當代前衛的藝術家名和晃平,或許策展的人覺得牠與琳派的美學相近,透過名和晃平的雕塑,一瞬間的吸引觀者的注意力,再欣賞琳派對於自然的體會與意境。

名和晃平的作品以玻璃珠的映照散發出清泉般的光芒,他將一頭鹿透過玻璃珠化作一個一個的小單元像素(pixel),這是名和晃平創造出來的名詞,即Pixel加上Cell,將視覺的影像細胞化。
一個一個的球體在鹿的身上似乎綿延不斷,將視覺上「內部」與「外部」的觀念抹煞,所以只能說這個雕塑具有鹿的「形象」,而不是模仿於真實的鹿,是一種視覺經驗的轉化。

從這一點來說,琳派對於自然的描寫和名和晃平的作品是相似的,對於自然的描寫,不是單純的寫實,而是一種印象、意境的反思,難怪有些琳派作家的畫作傳到歐洲後,影響了印象派的畫家。

在這次的展覽中,展品大部分是大都會美術館之中的藏品,其餘的則是在美國東岸的一些私人收藏。大都會美術館之中最令人驚艷的即是鈴木其一的作品Morning Glory (朝顔図屏風),在這幅畫作之中,鈴木其一靈活的運用藍色與綠色的顏料以表現花朵綻放的姿態。畫面中的花朵並非直挺挺的站立著,而是在屏風所形塑的空間之中捲曲,在金色的背景之下,同時呈現了裝飾性與美學上的特質。
在展場之中,還建造了一個和室以陳列屏風,主要的目地在告訴觀者屏風本來不是陳列在冷冰冰的玻璃之後,而是一種存在於生活之中的美學。

除了琳派畫作的呈現以外,這次的展覽還有一個專區說明琳派藝術的傳播,所謂的藝術傳播是甚麼呢?這牽涉到我們如何認識藝術,有的時候是參觀博物館,有的時候是翻閱書籍或畫冊,畫冊的形式基本上已經脫離了原來畫作的脈絡,原本的畫作可能是置放於家中的屏風,或是裝飾用的背景。然而,後世的讀者或是習畫的人,很多都是透過畫冊上(現在很多則是透過電腦上抓下來的圖片)的樣子而理解畫,與原來畫的目的和脈絡都已經不相同了。雖然同是琳派的畫作,但觀者在不同的情況下理解一幅畫,對於其視覺和感受都不盡相同,這也是此次大都會博物館展覽的用心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