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11年春夏之交的東台灣旅行: 龜山島



記錄片《流離島影》系列作品當中,一部時間將近二十分鐘的《鄉愁對話錄》以人物的獨白,穿插舊的照片、人物的訪談和新聞的片段製作而成,人物的訪問以當初居住在龜山島的人為主,電影的主題其實就是這些離開龜山島的居民所產生的思鄉之情,「每一次到外海捕魚,都想靠近一點看看龜山島。即使多看一眼也好!」不管是坐火車或開車,一進入宜蘭的第一印象就是龜山島,它是大家對宜蘭的第一印象,也是離開宜蘭之後忘卻不了的風景。

台東的PASA廚房離開後,我們在台東還了租來的車,從台東搭乘火車到礁溪,洗了溫泉,準備隔天搭船上龜山島,隔日一早從頭城的烏石漁港出海,今天的天氣由於梅雨季節的到來,雖然沒有下雨,厚厚的雲層遮掩住海面的視線,平日清晰可見的龜山島也躲在深深的霧氣之中。



開船之後,今日的風浪不大,平穩的往龜山島前進,如同《鄉愁對話錄》一般,一開始也在前往龜山島的船上,隨著船的行進,導演在電影之中穿插了一段回溯的黑白新聞影片,電影中提到由於農復會的協助,幫助龜山島的居民購置動力漁船,使得居民的生活水準提高。那種影片就是早期宣揚國民黨德政的影片,旁白清亮爽朗的聲音掩埋了生活困苦與國家暴力的黑暗。



當船登上了龜山島,現在居住在龜山島的只有七名駐守的海巡署官兵,一般遊客只有經過申請才能登島,剛登島的感覺活像是進入了《Lost》劇中的場景,陌生而蠻荒的島嶼,只有一間廟宇和一些殘存的房子說明了以前還有人居住過。早期生活在島上的居民大多是以捕漁維生,所以這間廟宇在早期也是供奉漁民的守護神媽祖,隨著居民的集體遷村至宜蘭的頭城,在頭城的大溪也新修繕了一間新的「拱蘭宮」以供奉媽祖。留在龜山島上的這座廟拔除了它屋頂上的鳳角,向上天秉報這間廟宇已無神安座。當軍方在居民遷離後進駐這座島嶼,出現了好幾起官兵失縱在無人島的消息,遍察全島也無法尋獲,軍方為了安撫軍心,請來了一尊菩薩安座在這間本來的媽祖廟中。

沿著廟庭前面的路,走進了龜山島上已經無人居住的民宅,這裡的民居大多簡陋,除了一間較大的雙層樓房以外,大多是以當地石頭築成的平房,雙層樓房據說是以前里長的房子。再往前走則是以前龜山國小的舊址,在這裡的小孩應該很難翹課吧!國小的後方則是過去的墓地遺址,隨著居民遷往本島,他們也將祖先的骸骨移至本島安放,以免祖先無人祭祀而成為流離在島上的孤魂。



廟宇、民房、學校和墓地遺址都是沿著島上的淡水湖而築,這座湖並不是全然的淡水,約是海水的1/13,經過煮沸後已經可供飲用,我們順著湖散步,妳說這裡的風景宛如「現代啟示錄」中的場景,茂密的樹木,寧靜的湖水,再往前走就是居民離開後軍方在此佈署下的碉堡和地道的遺蹟,沿著四百公尺的地道前行,盡頭是一座廢棄的砲台,面對著無際的海洋,這座砲台從設置開始,除了試射以外,應該沒有實際發揮過用處就走入了廢棄的命運了,它的設立與廢棄都是一場無奈的浪費。



《鄉愁對話錄》記錄了一些居民在三十多年後重回龜山島的心情,穿插了一些居民的童年回憶,回到龜山島沒有「鄉音無改」的問題,因為是座無人島。在官方新聞影片中所期許的繁榮漁港,透過居民的回憶,我們看到了一些與官方宣傳影片不同之處,由於一次嚴重的風災,官方無法重建漁港,只能將居民連根拔起,採取遷村的方式並引導軍方進駐,修築了一些毫無用處的砲塔,三十多年後,帶著滿滿鄉愁的居民回到了當初生活的所在,它已經不是居民可以任意進出的島嶼,目前是生態保護區,所有登島的遊客都得申請,一草一木都歸國家所有。當我們這樣的遊客登島之後,這裡只殘存了破敗的房子與滿地盛開的野百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